家电下乡政策内容及产品确定因素、最高限价全解析
🌐
家电工厂
购家电,返现金-京东旗舰店!

家电下乡政策内容及产品确定因素、最高限价全解析

家电下乡政策内容及产品确定因素、最高限价全解析
首页 正文

这家电下乡的政策挺逗的,农村兄弟买电视得先看那包装上有没有啥特别标记。两千块顶天了的电视,愣是给印上了“财政部商务部认证”这几个大字,一下就显得比城里人买的那东西还正式。

选品逻辑很硬核

这九样东西可不是随便挑的,专挑农民最需要的。像电视冰箱这些大家伙,技术都挺成熟,厂家也多,说白了就是耐用,出了问题也有人能修。最高价定在2000块,这线画得挺准的——要再贵点,农民兄弟们可买不起;要再便宜点,厂家就得亏本了。

最逗比的是这包装规矩,手机盒子上得贴满各种说明。下次干脆来个二维码,扫一扫就能蹦出“恭喜你,买到了正宗扶贫专供机”的喜讯。

标识系统很魔幻

这家电下乡的货儿,统一弄了个防伪标,跟超市里那特价标签似的。可城里人买电器时从不鸟这个,咱农民兄弟得认准这标识才能领补贴。要不,干脆把这标识做成夜光的,晚上停电了还能当个应急灯使使。

这包装上“财政部商务部”几个字,亮瞎眼似的,要是不懂行的,还以为咱手里拿的是啥国家级的保密神器。拆开一看,跟市面上那些普通家电没啥两样,就差那发票上少了两百大洋。

销售门槛很现实

想搞个乡村家电生意?先拿出年销售超五亿的战绩来。这规定直接把村头的小卖部给筛出去了,毕竟他们一年的买卖怕是连个空调安装费都赚不够。还得要求网点遍布全省每个县,结果有些偏远地方的网点就躲在化肥店的犄角旮旯里。

海尔,格力,这些大厂,那可真是积极得很,毕竟多卖几台库存机,那可是大把的银子。他们那些销售员,突然间开始钻研《中国农村家电消费白皮书》,其实,就为了探个究竟,哪个村子还没通上电。

数据表现很生猛

2012年,全国卖出了8000万台农村家电,安徽那边的家伙们买得那叫一个凶。电视、冰箱、空调、热水器,这四大件加起来,销售额占了八成以上。瞧瞧,农民兄弟们升级消费,就认准了这些东西,洗衣机?那可得等到下一波政策出来再说。

海尔那时候靠这个项目捞了250亿,要是给全国农民每人发20块购物券也差不多。下次咱们直接给钱得了,别让中间那些家伙再赚差价了。

配送方案很接地气

这下乡大篷车卖家电,真是个绝妙的点子,就是看着有点怪怪的。崭新的海尔冰箱搁在拖拉机上,边上堆满了白菜和化肥。山路不好走的时候,还得求村民帮忙搬东西,顺便还能把“售后服务上门”的任务给完成了。

这公司搞了个大新闻,在村里的小站点挂了个“七天随便退”的牌子。结果,村民把电视搬回家看完了春晚,元宵节那天跑来退货,理由是节目太无聊了。

维修售后很野生

政策规定企业得提供维修服务,可它没说修得有多快。于是就有了“24小时上门服务”的说法——从接到维修请求那一刻开始算,路上时间不算在内。有位维修师傅骑着自行车去山区修冰箱,结果到那儿一看,村民早就换上了新的。

这空调安装服务,那师傅硬是背着重家伙,跋涉了老远的五里山路,弄完还跟村民说:“你们可得省着点用,电费都比那机器贵多了。”村民一听,来了精神,反问:“那你们为啥不直接给补贴电费?”

这问题来了,你要是挑个农村里用的家电,是想弄个既能当手电筒使的彩电,还是弄个能提溜着走的冰箱?

本文来自投稿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xcjd8.com/post-930.html
-- 展开阅读全文 --
中国曾推家电以旧换新政策,拉动消费成效显著及后续建议
下一篇 » 05-21

发表评论

  • 泡泡
  • 阿呆
  • 阿鲁

平台信息

热门文章

更多链接

优化版导航